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
三伏天的“伏”就是指“伏邪”,即所谓的“六邪”(指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”)中的暑邪。
三伏天,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,三伏过不好,甚至还会留下病根。所以,不论男女老少,都要记得养生。
1、母伏
在中国的古哲学体系中,阴阳理论是万物变化的基石。数字亦被纳入这一范畴,奇数代表阳,意味着生机与进取之意;偶数则代表阴,蕴含着沉静与接受之质。
夏日三伏天的划分亦体现了此一哲学,它分为“公伏”与“母伏”。
这种分类并非源自科学定义,而是源自民间习俗的表述,旨在推测三伏期间的气候特征。
2024年的初伏日与农历的双日相符,故而判定为“母伏”。依照古话“公伏热死牛,母伏凉飕飕”,预示着“母伏”年份的三伏天或许较为凉爽宜人。
2、晚入伏
每年的伏天起始日子随着年份的更迭而不同,这一变化取决于夏至过后庚日的具体排布。
通常情况下,伏天的开始不外乎在农历的五月或六月。
按照传统的观点,伏天的早晚到来对三伏期间的天气状况有着显著的影响。
如果伏天在五月早早到来,即人们所说的“早入伏”,那么三伏天往往多雨;反之,若伏天推迟至六月,即“晚入伏”,则三伏天通常较为干燥。
2024年正是处于“晚入伏”的情况,这暗示着今年的三伏天可能会出现较少的降雨。
3、处暑出伏前
中国传统节气与三伏天紧密联系,其中末伏总在处暑节气前后结束。
处暑,作为农历二十四个节令之一,预示着炙热的夏日渐渐步入尾声,而清爽的秋季即将揭开序幕。
然而,“处暑出伏前”或“处暑出伏后”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产生影响。
在2024年,伏天结束的日子是8月23日,而处暑则定在8月22日,出现了处暑在伏天结束之前的情形。
按照农家的谚语:“处暑出伏前,必定是灾年;处暑出伏后,五谷皆丰收”,这意味着如果处暑在伏天结束之前到来,可能会造成气温提前下降,导致农作物因积温不足而减产。
1、忌只吃水果
夏天食欲不振,很多人喜欢用水果代餐。但这样吃,营养不均衡,身体容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,免疫力下降,就容易生病。
建议:
果蔬不可少:多吃富含钾的蔬菜水果,如香蕉、香瓜、西红柿、南瓜、豆类、土豆和芹菜等。
来点汤开胃:菜汤、肉汤、鱼汤、蛋汤等,餐前少量饮用,增加食欲。
蛋白质要有:适当吃些瘦肉、鱼、豆奶、鸡蛋等。
谷物不可少:出汗多,容易丢失B族维生素,谷类是很好的来源。
如果怕热,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,朴素而养身。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、雪糕,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,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,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、手脚冰凉的人,记住了哦!
建议:夏天不能吃冰淇淋,不能吃生冷的,但是冷粥来上一碗还是可以的。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,而是经过冷藏之后,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。
1、山楂洗净备用,糯米洗净,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。
2、锅里注入凉水,旺火煮开,倒入山楂,煮15分钟后,捞出山楂;
4、晾后存入冰箱的冷藏柜,适时取出后,放致室温食用。
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、擦干头发就睡,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!
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,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,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,导致“湿邪”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。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。
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,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,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,损伤阳气。
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,夏天反而比比皆是,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。
建议: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℃,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过膝,女性不露腰,男性不露颈椎。
三伏天应晚睡早起,但也不是熬夜,最好在24点前睡觉。午间休息对恢复精力、防止疾病有帮助。
建议:午睡15-30分钟,午睡后轻微活动,喝一杯水,稀释血液黏稠度。
炎热夏季,很多人喜欢冲冷水澡。但冷水刺激下,容易导致心跳加速、血压升高、肌肉收缩等,对心脏、血压有不利影响。
建议:运动完后,先休息30分钟,待热量散发后,再用温水洗澡,水温控制在36~39℃为宜。
夏天动一动就出汗,现代人不像以前,爱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,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,影响湿气的排除。
夏练三伏,就是告诉我们,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,应该要稍微练一练。
①两臂自然下垂,放在腿上,双目和口微闭,调匀呼吸;
③然后,上下牙叩动10~15次,可起到养心安神、固齿健脾的效果。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